【Controlholic控制狂的碎碎念:D】
「我現在已經幾乎隨時注意姿勢很挺了,但是肩頸還是會痠痛。」
「到底姿勢應該要怎麼調呢?」
有時候,當一個辦法一開始好像有效,到後來效果沒那麼令人滿意,先不要太沮喪。不一定是有效的辦法變得沒效了,有可能你需要的,是轉個彎,換個方式用。
維持姿勢這件事,看似沒有動,但其實它也可以算動作的一種。因為身體是一直在對抗地心引力,以及對於身體的微小搖晃不斷做修正與調整。
因此答案會跟動作一樣,如果只有一種方式維持姿勢,例如「很挺」,挺久了,肌肉本來就會累,這跟強不強壯是兩件事情。
肌群的意思就是有很多肌肉一起合作,它們是一個團隊,一起完成姿勢「很挺」的任務。
「很挺」對大部分的肌肉來說,可能是一直在共同收縮的狀態。因此,如果一開始的肩頸痠痛,可以藉由「很挺」緩解,但緩解的同時也要開始準備與熟悉替代方案,例如不用「很挺」,換成「適中」的挺,也就是關節的「中間範圍」(neutral region, 舊稱neutral position)。
動作選項越豐富,人體就可以動的越自由,姿勢也是。同一個姿勢,完成的力道、角度等的不同,也都代表了姿勢選項是豐富的,當選項越多,身體就越有機會撐久一點,不會太快酸痛起來。
或者起來走一走,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。人體本來就是要動的,長期維持不動是違反人體設計的:D